目录
快速浏览
一、mac地址
6个字节 前三厂商标识后三自行分配
二、IP地址+子网掩码
网络号 + 主机号
主机号全0代表网段
主机号全1代表广播向这个网段所有主机发信息
三、网址分类
A类
B类:128开头 128.0.0.0是第一个B类网段
C类:192开头 192.0.0.0是第一个C类网段
四、等长子网划分
子网、超网、等长子网划分、变长子网划分
不管是什么怎么划分,都是在A类、B类、C类的基础上进行的
是否在一个网段通过子网掩码计算就可以了
ip地址 + 子网掩码 搞定一切
下面的两个主机不在同一个网段
192.168.0.0/25 和 192.168.0.128/25
五、一个很好的例子
计算机0向计算机1发送数据,需要先看是否在同一个网段:拿自己的子网掩码与对方的ip地址进行计算(拿不到对方的子网掩码)
计算机0的网段:192.168.0.0/24
计算机1的网段:192.168.10.0/24
不在同一个网段不是路由连接不能发送消息
计算机1向计算机0发送消息,网段计算
计算机1的网段:192.168.0.0/16
计算机2的网段:192.168.0.0/16
虽然计算后是同一个网段,但仍不能正常通讯,因为消息能发出但回不来
MAC地址
一、介绍
每一个网卡都有一个6字节(48bit的MAC地址(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)
全球唯一,固化在了网卡的ROM中,由IEEE802标准规定
前3字节:OUI(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),组织唯一标识符
由IEEE的注册管理机构分配给厂商
后3字节:网络接口标识符
由厂商自行分配
OUI查询
二、MAC地址的表示格式
Windows
40-55-82-0A-8C-6D
Linux、Android、Mac、iOS
40:55:82:0A:8C:6D
Packet Tracer
4055.820A.8C6D
当48位全为1时,代表广播地址
FF-FF-FF-FF-FF-FF
三、MAC地址操作
查看MAC地址:ipconfig /all
修改MAC地址
更改适配器选项 - 属性 - 配置 - 高级 - 网络地址
填写的时候需要把减号(-)去掉
有时可以通过修改MAC地址蹭网
四、MAC地址的获取
当不知道对方主机的MAC地址时,可以通过发送ARP广播获取对方的MAC地址
获取成功后,会缓存IP地址、MAC地址的映射信息,俗称:ARP缓存
通过ARP广播获取的MAC地址,属于动态(dynamic)缓存
存储时间比较短(默认是2分钟),过期了就自动删除
相关命令
arp -a [主机地址]:查询ARP缓存
arp -d [主机地址]:删除ARP缓存
arp -s 主机地址 MAC地址:增加一条缓存信息(这是静态缓存,存储时间较久,不同系统的存储时间不同)
IP地址
一、介绍
IP地址(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):互联网上的每一个主机都有一个IP地址
最初是IPv4版本,32bit(4字节),2019年11月25日,全球的IP地址已经用完
后面推出了IPv6版本,128bit(16字节)
以后不指定版本,默认就是IPv4版本,后面再单独讨论IPv6
1100 0000 1010 1000 0000 0001 0000 1010
第1部分 | 第2部分 | 第3部分 | 第4部分 |
1100 0000 | 1010 1000 | 0000 0001 | 0000 1010 |
192 | 168 | 1 | 10 |
二、IP地址的组成
IP地址由2部分组成:网络标识(网络ID)、主机标识(主机ID)
通过子网掩码(subnet mask)可以得知网络ID 、主机ID
主机所在的网段 = 子网掩码 & IP地址
网段其实
计算机和其他计算机通信前,会先判断目标主机和自己是否在同一网段
同一网段:不需要由路由器进行转发
不同网段:交由路由器进行转发
三、IP地址的分类
A类地址:默认子网掩码是255.0.0.0
8bit | 24bit |
网络ID | 主机ID |
0开头 |
B类地址:默认子网掩码是255.255.0.0
16bit | 16bit |
网络ID | 主机ID |
10开头 |
C类地址:默认子网掩码是255.255.255.0
24bit | 8bit |
网络ID | 主机ID |
110开头 |
D类地址:以1110开头,多播地址
E类地址:以1111开头,保留为今后使用
只有A\B\C类地址才能分配给主机
主机ID为全0,表示主机所在的网段
主机ID为全1,表示主机所在网段的全部主机(广播)
可以尝试用ping给某个网段的全部主机发数据
一、A类地址
网络ID
0不能用,127作为保留网段。其中127.0.0.1是本地环回地址(Loopback),代表本机地址
可以分配给主机的
✓ 第1部分的取值范围是:1~126(0000 0001 ~ 0111 1110)
A类网址共有网段126个
主机ID
第2、3、4部分的取值范围是:0~255
每个A类网络能容纳的最大主机数是:256 * 256 * 256 – 2 = 2的24次方 – 2 = 16777214
网络ID | 主机ID | |
起始 | 00000000 |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|
终止 | 01111111 |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|
数量 | 126 = 128 - 1(去全0) - 1(去127) | 16777214 = 256 * 256 * 256 - 1(全0网段) - 1(全1广播) |
IP地址数量 | 2113928964 = 126 * 16777214 |
二、B类地址
网络ID
可以分配给主机的
第1部分的取值范围是:128~191(1000 0000 ~ 1011 1111)
第2部分的取值范围是:0~255(0000 0000 ~ 1111 1111)
第1和2部分整体的取值范围是:32768~49151(10000000 00000000 ~ 10111111 11111111)
B类网址共有网段16384个
主机ID
第3、4部分的取值范围是:0~255
每个B类网络能容纳的最大主机数是:256 * 256 – 2 = 2的16次方 – 2 = 65534
网络ID | 主机ID | |
起始 | 10000000 00000000 | 00000000 00000000 |
终止 | 10111111 11111111 | 11111111 11111111 |
数量 | 16384 = 64 * 256 | 65534 = 256 * 256 - 1(全0网段) - 1(全1广播) |
IP地址数量 | 1073709056 = 16384 * 65534 |
三、C类地址
网络ID
可以分配给主机的
第1部分的取值范围是:192~223(1100 0000 ~ 1101 1111)
第2、3部分的取值范围是:0~255(0000 0000 ~ 1111 1111)
C类网址共有网段2097152个
主机ID
第4部分的取值范围是:0~255(0000 0000 ~ 1111 1111)
每个C类网络能容纳的最大主机数是:256 – 2 = 254
网络ID | 主机ID | |
起始 |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| 00000000 |
终止 |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1 | 11111111 |
数量 | 2097152 = 32 * 256 * 256 | 254 = 256 - 1(全0网段) - 1(全1广播) |
IP地址数量 | 532676608 = 2097152 * 254 |
四、D类地址
D类地址:没有子网掩码,用于多播(组播)地址
第1部分取值范围是:224~239
五、E类地址
E类地址:保留为今后使用
第1部分取值范围是:240~255
六、取值范围对比
地址 | 起始 | 终止 |
A类地址 |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| 0 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|
B类地址 | 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| 10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|
C类地址 |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| 110 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|
D类地址 | 111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| 1110 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|
E类地址 | 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| 1111 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|
对比我们可以看出A B C D类IP地址的数量基本是上个的一半,E类IP地址数量与D类一致
子网
一、子网掩码CIDR表示
CIDR(Classless Inter-Domain Routing):无类别域间路由
子网掩码的CIDR表示方法
192.168.1.100/24,代表子网掩码有24个1,也就是255.255.255.0
123.210.100.200/16,代表子网掩码有16个1,也就是255.255.0.0
二、为什么要子网划分
如果需要让200台主机在同一个网段内,可以分配一个C类网段,比如192.168.1.0/24
共254个可用IP地址:192.168.1.1~192.168.1.254
多出54个空闲的IP地址,这种情况并不算浪费资源
如果需要让500台主机在同一个网段内,那就分配一个B类网段,比如191.100.0.0/16
共65534个可用IP地址:191.100.0.1~191.100.255.254
多出65034个空闲的IP地址,这种情况属于极大的浪费资源
如何尽量避免浪费IP地址资源?
合理进行子网划分
三、子网划分分类
子网划分:借用主机位作子网位,划分出多个子网
可以分为
等长子网划分:将一个网段等分成多个子网,每个子网的可用IP地址数量是一样的
变长子网划分:每个子网的可用IP地址数量可以是不一样的
子网划分的步骤
确定子网的子网掩码长度
确定子网中第1个、最后1个主机可用的IP地址
四、等长子网划分
1、C类等长子网划分 等分成2个子网
A子网
子网掩码:255.255.255.128/25
主机可用IP地址:192.168.0.1~192.168.0.126
B子网
子网掩码:255.255.255.128/25
主机可用IP地址:192.168.0.129~192.168.0.254
2、C类等长子网划分 等分成4个子网
4个子网的子网掩码都是:255.255.255.192/26
A子网的主机可用IP地址
192.168.0.1~192.168.0.62
B子网的主机可用IP地址
192.168.0.65~192.168.0.126
C子网的主机可用IP地址
192.168.0.129~192.168.0.190
D子网的主机可用IP地址
192.168.0.193~192.168.0.254
3、C类等长子网划分 等分成8个子网
8个子网的子网掩码都是:255.255.255.224/27
A子网:192.168.0.1~192.168.0.30
B子网:192.168.0.33~192.168.0.62
C子网:192.168.0.65~192.168.0.94
D子网:192.168.0.97~192.168.0.126
E子网:192.168.0.129~192.168.0.158
F子网:192.168.0.161~192.168.0.190
G子网:192.168.0.193~192.168.0.222
H子网:192.168.0.225~192.168.0.254
4、B类子网划分
5、A类子网划分
五、变长子网划分
如果一个子网地址块的长度是原网段的(1/2)^n,那么
子网的子网掩码,就是在原网段的子网掩码基础上增加n个1
不等长的子网,它们的子网掩码也不同
假设上图是对192.168.0.0/24进行变长子网划分
C网段:子网掩码是255.255.255.128/25
B网段:子网掩码是255.255.255.192/26
A网段:子网掩码是255.255.255.224/27
D网段:子网掩码是255.255.255.252/30
E网段:子网掩码是255.255.255.252/30
超网
这2台设备能正常通信么?
编号 | 计算机0 | 计算机1 |
IP | 192.168.0.10/24 | 192.168.10.10/16 |
子网掩码 | 255.255.255.0 | 255.255.0.0 |
网段 | 192.168.0.0 | 192.168.0.0 |
我们在Packet Tracer上模拟下,在计算机0 执行ping指令
C:\>ping 192.168.10.10
Pinging 192.168.10.10 with 32 bytes of data:
Request timed out.
Request timed out.
Request timed out.
Request timed out.
Ping statistics for 192.168.10.10:
Packets: Sent = 4, Received = 0, Lost = 4 (100% loss),
我们可以看到并能到达计算机1,说明它们不在一个网段。但通过合并我们可以让两台计算机正常通讯,将计算机0的子网掩码 改为255.255.0.0,即可实现两台计算机的正常通讯
一、超网 - 合并2个网段
超网:跟子网反过来,它是将多个连续的网段合并成一个更大的网段
需求:原本有200台计算机使用192.168.0.0/24网段,现在希望增加200台设备到同一个网
200台在192.168.0.0/24网段,
200台在192.168.1.0/24网段
合并
192.168.0.0/24、192.168.1.0/24
为一个网段:
192.168.0.0/23(子网掩码往左移动1位)
思考:192.168.0.255/23这个IP地址,可以分配给计算机使用么?
IP地址 | 11000000.10101000.00000000.11111111 |
子网掩码 | 11111111.11111111.11111110.00000000 |
网络ID: 11000000.10101000.0000000
主机ID:0.11111111
可以使用,主机ID非全0也非全1
二、超网 - 合并4个网段
子网掩码向左移动2位,可以合并4个网段
将
192.168.0.0/24、
192.168.1.0/24、
192.168.2.0/24、
192.168.3.0/24
合并为
192.168.0.0/22网段
思考:下面的2个网段,能通过子网掩码向左移动1位进行合并么?
不可以
三、合并网段的规律
假设n是2的k次幂(k≥1)
子网掩码左移k位能够将能够合并n个网段
假设n是2的k次幂(k≥1)
如果第一个网段的网络号能被n整除,那么由它开始连续的n个网段,能通过左移k位子网掩码进行合并
比如
第一个网段的网络号以二进制0结尾,那么由它开始连续的2个网段,能通过左移1位子网掩码进行合并
第一个网段的网络号以二进制00结尾,那么由它开始连续的4个网段,能通过左移2位子网掩码进行合并
第一个网段的网络号以二进制000结尾,那么由它开始连续的8个网段,能通过左移3位子网掩码进行合并
四、判断一个网段是子网还是超网
首先
看看该网段的类型,是A类网络、B类网络、C类网络?
默认情况下,A类子网掩码的位数是8,B类子网掩码的位数是16,C类子网掩码的位数是24
然后
如果该网段的子网掩码位数比默认子网掩码多,就是子网
如果该网段的子网掩码位数比默认子网掩码少,则是超网
比如
25.100.0.0/16 是一个A类子网
200.100.0.0/16是一个C类超网
行者常至,为者常成!